初冬微寒,菊香馥郁;诗心炽热,雅韵流长。2025年11月8日,由南昌市诗词学会主办的“菊韵传薪,诗情寄兴”重阳诗会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顺利举行。该学会主要领导、参会嘉宾与广大会员济济一堂,以诗为媒,以声传情,共同沉浸于一场融合了古典意蕴与时代气息的文化盛宴,在吟诵歌舞间,奏响了传统诗词传承与发展的华美乐章。
诗会由副会长兼秘书长龚慧珠主持。上午九时许,伴随着庄严雄壮的国歌声响起,重阳诗会正式拉开帷幕。该会长王凡平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。他深情回顾了过去一年学会在诗词创作、研究普及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,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了规划,明确指出将把“发展会员”与推动诗词文化“六进工作”(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农村、进家庭)落到实处作为核心任务。王凡平在讲话中对学会领导班子的履职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,其言辞恳切,饱含对中华诗词艺术的无限热爱与对学会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,引发了在场与会者的掌声与共鸣。

在大家翘首以盼的等待中,诗会正式进入了精彩纷呈的会员才艺展演环节,该学会艺术团团长徐迎萍接棒主持。
经典新唱,演绎家国情怀与古典意蕴
首先,该会王凡平会长一曲独唱《满江红》,以深沉浑厚的嗓音,将岳飞词作中的激昂慷慨与赤诚报国之心演绎得淋漓尽致,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。紧接着,该会龚慧珠副会长的古诗吟诵《诗经·蒹葭》配以明子老师的优雅伴舞,诗韵清雅,舞姿曼妙,完美再现了《诗经》中那朦胧缥缈、求之不得的秋水伊人之境,令人沉醉。该会陶其骖副会长的独唱《情怨》,则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细腻的情感处理,为现场带来别样的艺术享受。

古调新声,再现传统吟诵与现代之美
诗会特别注重对传统吟诵形式的挖掘与展示。青山湖诗社陈利纯、陈玲、刘银霞、陶涛老师们联袂带来的古调吟诵《蝶恋花·槛菊愁烟兰泣露》,以及青云谱区唐广泉老师带来的以古调演绎《陋室铭》,以其古朴悠扬的腔调,将古典诗词内在的音律之美娓娓道来,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,亲历古人雅集,深切感受到了中华诗文声韵的独特魅力,赢得阵阵掌声。

诗诵华章,勾勒山河壮阔与革命豪情
李国妹老师深情朗诵的《月光里的中国》,字字含情,声音柔美而富有张力,在听众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月色笼罩下温柔而坚韧的华美画卷。在个人朗诵环节,毛国建老师带来的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、林汉梁老师演绎的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以及杨旭老师朗诵的《沁园春·雪》等,则以铿锵有力、慷慨激昂的语调,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与伟人胸襟,令人心潮澎湃。

即兴创作与创新表达,展现诗词活力
诗会不仅是经典的回顾,更是灵感与创新的舞台。西湖诗社社长吴新生老师触景生情,灵感迸发,现场即兴口占《南昌重阳诗会速写》,其敏捷的才思与贴切的描绘,引来满堂喝彩。红谷滩诗社选送的节目《兰亭集序节选》则别出心裁,由徐迎萍、刘动、王丽、邓朝阳老师们联袂表演,陶雪英老师助演,以新颖的舞台形式重新诠释书圣经典,让观众在视听享受中重温了东晋文人“曲水流觞”的雅集风范,体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探索。此外,梅岭诗社青年诗人刘军老师激情澎湃朗诵的《将进酒》,意气风发,豪情万丈,充分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蓬勃的传承力量。

青春志愿添亮色,薪火相传谱新篇
此次诗会还有一道灵动的风景线,来自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团队——陈鹏宇、邓美玲、刘佳、唐子鉴、柳清霞、谢云钧、钟超等同学们的无私奉献。他们以青春的身影活跃在会场的各个角落,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。“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,不仅为这场传统文化盛宴注入了蓬勃朝气,更象征着诗词艺术薪火相传、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。”该学会领导赞许道。
活动开始前,南昌市诗词学会会长王凡平,副会长涂印平、龚慧珠、陶其骖、胡家炳等在主席台就座并就学会年度工作作了汇报。学会前领导人邓雄勇、刘龙凤、张正夫等亦莅临盛会,与在场会员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。活动结束后,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。

整场诗会高潮迭起,掌声不断。它既以“菊韵”点题,承续了重阳佳节敬老思亲、登高赏菊的悠久传统;更以“传薪”为志,通过经典咏诵、古调吟唱、即兴创作、创新演绎等多种形式,生动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尤为可贵的是,活动成功搭建了一个老中青三代诗词爱好者共融共享的交流平台,让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(来源:南昌市诗词学会/陈玲)
红包分享
钱包管理

